普通人和高手之间,差的不只是能力

针灸聚英   发布时间:2020-10-13 来源:互联网


 

人和人的距离,到底是怎么拉开的?

有人说,是因为选择,选择大于努力,要紧跟趋势。

有人说,是因为努力,人生会面对无数的选择,但只有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底色。

有人说,是因为能力,努力不一定有效果,关键还是能力的提升。

这些答案,貌似都对。

但问题是,现在很多90后甚至00后,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财富自由。

你说TA比你努力?你上班从来都是996。

你说TA选择对了?你也一直在紧跟移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的大潮。

你说TA能力比你强?这一点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。

到底是因为什么?

选择、努力、能力……这些看似重要的原因,其实都只是比较表面的解释。

支撑你选择、支撑你努力、支撑你能力提升的,最根本的内核,是你的观念。

观念不同,即使面对同样一个事物,看到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普通人看见树木,高手看见整片森林。

史铁生说过一句话:人与人的差别,大于人与猪的差别。

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差别,是恒定的、可量化的。但是,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。

事实上,我们都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,只是偶尔会有交集。

观念提升

比能力提升更难

2014年7月,我来到北京。至今已有5个年头,这期间我入职过两家公司。

第一家公司,我最开始做了一年的程序员,后来转岗做了运营。

转岗后,我从运营专员做起,7个月后,升职为运营经理,又过了7个月,升职为运营副总监,再过了5个月,升职为运营总监。

撕裂般成长的速度,带来的却是撕裂般的痛苦,而撕裂般的痛苦,又反过来逼着我去撕裂般的成长。

一个人的时候,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就可以了,非常轻松,但开始带团队后,痛苦就接踪而至。

为什么会痛苦?

虽然我的职位升级了,但是我对待工作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升级,还是原来作为一个执行者的思维。

凡事总想着亲力亲为,不愿意花时间培养员工,不知道如何管理目标......

直到后来我才明白,有的时候,你观念的改变,恰恰来自于你对痛苦的反应。

有了痛苦怎么办?

有的人选择放任痛苦,有的人选择解决痛苦。

我选择了后者,我不想被困在原地。

我开始大量读书,因为我相信,我遇到的问题,别人肯定也遇到过,书里一定能找到答案。

通过读书,我明白了,我缺的是管理能力。

其中读到的最重要的一本书,是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的经典著作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。

从那以后,我对痛苦竟然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。

每个人都排斥痛苦,我也不例外,但真的当你有了痛苦后,你应该怎么办?

反正埋怨痛苦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,我反而觉得应该感谢痛苦,因为它给了你一次改变自己的机会。

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,既然无法避免,唯有正面面对。

罗曼·罗兰说,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。

但很多人,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,终究还是少了些勇气。

为什么观念的改变会如此之难?

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,就像一个牢笼,把你困得死死的,而最可怕的是,你是这个牢笼最忠实的捍卫者。

如果一个打工者不升级自己的观念,即使换再多的工作,能力再怎么提升,也还只是一个高级的打工者。

都是宿命。

如何才能改变观念?

我自己的经验。

一是你的生活出现了重大变故,你面对重大痛苦时,你主动寻求改变;

二是你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,遇到与自己观念不同的时候,不要着急否定,而要静下心来思考;

三是给自己一个承诺,终身做个学生。

你的思维,决定你的阶级

所谓的高手,脑袋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你升职加薪的速度是乌龟型,但有的人却是火箭型?

这是因为,他们明白一种叫做“工作杠杆率”的东西。

什么是工作杠杆率?

随着你所做工作的产品或者服务到的人增多,如果你付出的边际成本没有降低甚至越来越高,这就说明你的工作杠杆率比较低。

反之,如果边际成本下降很快甚至为零,那么工作杠杆率就高。

工作杠杆率低的工种有一个特性:简单、重复性、机械性。比如出租车司机,比如流水线工人。

你可能早就忘记了中学时期学过的杠杆原理,但阿基米德说的这句话你一定记得:“给我一个支点,我就能撬起地球。”

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诠释工作杠杆率的本质:用最小的代价,起最大的作用。

也可以换一种说法:如何将你的单位时间用得越来越有价值?

怎么来衡量?有两条判断标准:一是所花的时间最小化,二是造成的影响最大化。

这是高手和普通人的重要区别,为什么别人比你更值钱?

因为TA的工作杠杆率高,TA花最少的时间,造成最大的影响,TA当然比你更值钱。

从表面看,这有投机取巧的嫌疑。花最少的时间,造成最大的影响,这不就是投机取巧吗?

还真不是,这其实是一种逼迫你从更高层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,而不是让你仅仅在问题的表层做重复性的努力。

层次越高,抽象越深,作用越大。

举几个工作杠杆率高的例子。

如果某项重复性的工作,通过开发工具,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,那这就工作杠杆率高,因为这可以显著的减少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时间。

用心培养新员工,使其能快速的成长,帮你分担更多的工作任务,这对你来说就是工作杠杆率高。

学习也是一件工作杠杆率极高的事,虽然要花不少时间,但未来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。

需要注意,工作杠杆率高,并不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特定的工作,而是每一种工作,都可以提高工作杠杆率,这是一种思维方式。

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所做的工作,有没有可能提高工作杠杆率,而总是在低水平的重复。

我们总是习惯用忙碌来麻痹自己。

所以你就知道了,为什么你升职加薪的速度这么慢了,因为你一直在做最表层的工作,从来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去解决问题。

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价值,就别用增加工作量的方式来衡量自己,而要挖的深一些,从更深层次去提供价值,挖得越深,威力就越大。

在我初入职场时,我的老领导经常问我一句话: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?

这句话总是能让我去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,也让我养成了先思考、再行动、再反思的习惯。

感谢我的老领导。

前段时间发了一篇文章:《赚钱的4层境界,你在哪一层》,里面提到了赚钱的4层境界。

第一层——打工者:同一份时间,出售一次。

第二层——成长者:同一份时间,出售两次。

第三层——IP者:同一份时间,出售多次。

第四层——资本者:用钱买别人的时间,创造了价值,然后再卖出去。

成长者相对打工者来说,杠杆率就更高,虽然两者花的时间是一样的,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却大不相同。

IP者是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,这天然就是高杠杆率的工作,它完美的符合了高杠杆率的2种标准:所花的时间最小化、造成的影响最大化。

而资本者,把低杠杆率的事都外包出去,比如请助理,比如请司机。而TA去做对TA来说杠杆率更高的事,比如学习,比如研究商业。

这里需要注意,杠杆率的高低是相对的,而不是绝对的。比如写作,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杠杆率极高的工作,但对马云来说就不是。

所以,不管你在什么位置,就从你现在的位置出发,去思考,去分析,怎么能够提高你当前工作的工作杠杆率。

对每个人来说,可以遵循这三个基本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杠杆率:

减少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时间;

增加一项工作带来的影响 ;

外包低杠杆率的工作,将时间分配到高杠杆率的工作上。

这其实是符合二八原则的,你要把大量的时间,花在那20%的高杠杆率的工作上。

如果你嫌自己挣得少,那你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杠杆率。

切记,不要通过增加工作量来解决问题。

再进一步说,工作杠杆率的本质,其实是效率。

社会的进步,就是一个高效率淘汰低效率的历史。

汽车淘汰马车,笔记本淘汰台式机,智能机淘汰功能机……

我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,有一个基本的框架,总结成一句话就是:始于价值,长于效率,优于体验,毁于科技。

为什么会毁于科技?

因为科技的进步,必然带来效率的提升,所以如果你不想被淘汰,那你就只能自己革自己的命,用新技术和新工具来武装自己。

为什么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?因为效率高。

为什么知识付费这么火?因为学习效率高。

为什么知识付费加社群越来越火?因为学习效率更高。

追求高杠杆率,其实是在追求效率。

混沌中,寻找你人生的秩序

很多人都在说底层能力,底层能力到底是什么?

所谓的底层能力,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认知框架,我们通过认知框架去建立信息的秩序,再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。

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种茫然无措的状态一路走过来的,因为没有认知框架,所以我们每天都面对着海量的正面的、负面的信息,任其冲击我们的情绪,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。

我曾在梁宁老师的《产品思维30讲》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
19世纪70年代后期,妇产科医生斯蒂芬·塔尼去巴黎动物园散步。

那时候相当于中国的清朝,鸡鸭等都是动物园里的观赏动物。在动物园里,他看到了小鸡的孵化器。

斯蒂芬看到了从小鸡孵化器中刚孵出的小鸡,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蹦蹦跳跳,他顿时有了一个想法。

他聘用了动物园的家禽饲养员奥迪尔·马丁,两人合作用小鸡孵化器的模式,制作出了人类的婴儿恒温箱。

你要知道,19 世纪末期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高得惊人。

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婴儿恒温箱成为了美国每家医院的标配,让1950年到1998年,近50年间新生儿死亡率降低了75%。

研究认为,婴儿恒温箱的发明对公共健康起了巨大的保护作用,超过了20世纪其他任何一项发明。

因为它是在生命之初提供了帮助,让一个新生儿拥有了人生。这么伟大的发明,却来自于一个医生去逛动物园,看到的小鸡孵化器。

他为什么会因为小鸡孵化器而联想到人类的婴儿恒温箱呢?因为他有慈悲之心,他想解决新生儿死亡率高的问题。

当你为某件事感到痛苦,当你面对痛苦时的起心动念,当你想要解决这个痛苦,也许,你会因为日常的一个小事而受到启发。

你的思维升级了,你的工作杠杆率提高了,你的效率提升了,但这并不是你追求的终点,这些都只是为你服务的工具。

人工智能时代,机器的效率必然高于人,我不想你成为一个只追求效率的机器。

生而为人,唯爱不可缺。

前段时间,马化腾在朋友圈写到:科技向善,我们新的愿景和使命。

短短4个字,足够简洁,足够明确。

茨威格说,对于一个人来说,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,富有创造力的壮年,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。

世界总是混沌一片,在混沌中,寻找你人生的秩序。

 

 

 

特别声明: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。
推荐图文